口譯員的兩種內功
認知能力及語言能力
口譯是用語際重組的方式,在短時間內處理大量資訊
從技術操作的層面來說,口譯是一種「資訊處理(information processing)」的過程。表面上就是「語際重組(inter-lingual reformulation),意即把一個語言的訊息從它的形式萃取出來,再用另外一個語言的形式表達。具體而言,這個過程大概包含資料蒐集(聆聽)、辯證推理(邏輯)、分析整合(去蕪存菁)、規劃佈局(組織)等程序。而要在時間的壓力下完成語際重組,口譯員得具備兩種內功:語言能力(language competence)與認知能力(cognitive ability)。
認知能力
所謂認知能力,大概包含下列功能(function):注意力控制(attention control)、心智轉換(mental shifting)、干擾抑制(interference inhibition)、工作記憶容量(working memory capacity)、心智表徵更新速度(mental representation updating)及最重要的中央協調能力(executive function)。因此,學口譯的人,其認知功能必須要有一定程度,才有可能把口譯的技巧學好(當然,「把口譯學好」和「成為優秀的口譯員」之間還有很多技術操作以外的事情)。
不過,認知功能非常複雜,有些認知功能的表現很早就到達顛峰,例如資訊處理能力可能在二十歲就觸頂,短期記憶(short-term memory)到了三十五歲左右就會開始退化,但一個人所累積的知識與經驗(即「晶體智力」,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),可以一直成長到六、七十歲。而且坦白說,口譯訓練不太能全面地增進一個人的認知功能。口譯訓練中很常用的一些練習或活動,例如分神訓練(dual task)、記憶力訓練(recall)等,一方面很難在短期內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,二方面即便個別能力提升了,也不代表集合在一起的綜合能力就會進步,而口譯偏偏是一個綜合能力,最困難的就是協調不同功能,在時間壓力下判斷輕重緩急。
這也是為何我近年來不再花時間著墨這種「解構 deconstruct、分隔 compartmentalize、重組 recombine」的教學方法,而是直接讓學生做完整的口譯。只要把會造成困難的各個元素降低難度(例如用標準口音、語速慢、起承轉合明顯、結構清晰、內容無關專門知識),就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口譯過程中各個認知功能的作用,並讓他們反省有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協調。
總之,一般咸認的「口譯技巧、語言能力、背景知識」金三角,雖然政治正確,但太過簡化而且避重就輕,忽略了兩個牽涉到個體、且一部份由基因所決定的條件:一個是作為先決條件(prerequisite)的「認知功能」,另一個是影響學習過程與職涯發展的「人格特質(personality traits)」。
人格特質不外乎韌性、好奇心、同理心、冒險精神等等,每個人都能說上幾句,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摻雜了個人的人生經驗與主觀情緒,所以在此就不討論了。
語言能力
翻譯是一種運用語言能力的技巧,因此語言能力不佳,翻能力就不可能好。那麼學翻譯的學生,要怎麼提升語言能力呢?一言以蔽之大概就是這張流程圖:
語言能力分為主動(說、寫)與被動(聽、讀)。口譯員要「說」,所以主動能力很重要,外人基本上也是根據你說出來的話來判斷你是不是好的口譯員。多年來,我的觀察是學生會把過去學英文(用來應付考試與學校作業)的方法,當作學口譯時用來增進語言能力的方法。這種方法通常是所謂的大量閱讀、背單字,或者做跟述、摘要練習。這些方法不是沒用,但是過於被動,而且欠缺具體目標,也無所「本」,很難自我精進。
多說多寫
我認為一切要從「多說多寫」開始。口譯學生應該要養成習慣,每天都要用母語及外語說一段內容夠深入、時間夠長的話(或寫一段文字,以下同),而且要嘗試不同的題材與體例,例如週一與週四是論說、週二與週五是記敘、週三與週六是抒情(週日休息)。口述日記就是一個很方便且比較能持續的作法。每天晚上可以先花十分鐘,擬定一個大綱,想想今天想要針對哪一件事情講話(例如,今天看到一個觸動心靈的畫面、對時事的針砭、對人際互動的反省等),甚至可以用逐步口譯的筆記寫下來。然後開啟手機的錄音功能,把想要表達的概念用條理分明的方式(時間、空間、重要性這個三維結構),花三到五分鐘講出來(速度不用快,中文相當於 600–1000 字,英文相當於 360–600 字即可)。一箭雙雕的作法就是拿同樣的大綱或筆記,先用自己的母語說一遍,然後再用外語說一遍。
講完之後,播放錄音檔,一邊聽一邊注意自己講出來的東西是否有真正表達自己的想法,哪些地方似乎模稜兩可,隔靴搔癢,哪些地方辭不達意,邏輯不通。如果有餘裕,可以立刻上網查找怎麼樣表達比較適當。如果沒空也沒關係,就淺淺地方在心上即可。
即使是要訓練「口說」,也可以透過寫作來達成。寫作能力絕對不是豐富的語彙與華麗的修辭而已,而是要能把想表達的內容(what),透過適當的鋪陳(when & where),用最適合的方式(how),傳達給讀者,並且還要能說服他們為何你要說的話很重要(why)。這種比說話更深刻的過程,有助於把話說得更言簡意賅。
多說多寫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說得夠多了,我們才知道自己哪些地方說不好、說不出來。換句話說,我們得對於自己的不足有夠深刻的印象,才知道在加強被動能力(聽與讀)的時候,要留意哪些地方。不知道洞在哪裡,有東西補也不知道怎麼補!
精讀與聽寫
接著就是加強被動能力的步驟了。閱讀當然是關鍵,但是我認為更有效率的作法就是直接和「聽寫(dictation)」練習放在一起。
「聽寫」是加強被動能力最土法煉鋼、最紮實的方法,但是如果沒有用正確的方法持續地練習,很難看在六個月之後看到成果(對,沒有半年很難看到成效)。
以英文的聽寫練習來說,步驟如下:
第一天:
- 找一篇有母語人士朗讀的文章(BBC、NPR、The Economist、The Guardian 都有)。文章的難度要比自己的能力稍微高一點點,但不要太難。另外,自己對這篇文章最好要有興趣,不然聽寫練習會變得非常痛苦。
- 精讀這篇文章。把所有不會的單字、文法、專有名詞都搞懂。
第二天:
- 一邊播放母語人士的朗讀錄音檔,一邊看著文章,注意母語人士的發音(特別是與抑揚頓挫及不同段落的節奏)。把自己可能念錯的地方標記起來,提醒自己正確的重音、連音、快慢等等。
- 自己大聲朗讀文章並錄音。大聲朗讀的功能被嚴重低;大聲朗讀非常重要(請參考 BBC 這篇文章的整理)!
- 播放自己朗讀的錄音檔,對照文章,看哪裡念得不好。
- 戴上耳機,播放母語人士的朗讀,然後自己大聲「跟述」,並同時錄下自己的朗讀。
- 再次播放自己的錄音,找出哪裡進步了,哪裡還是怪怪的。針對那些怪怪的地方,重複聽母語人士怎麼念,然後反覆模仿,直到聽起來比較流暢。
經歷過上述六個步驟,你已經至少把這篇文章看過、聽過五遍了。接下來才要正式進入聽寫的階段。聽寫練習要設定目標,例如一天聽 400 個字,或者一天聽原文長度 3 分鐘。這個長度大概就要花費一到兩個小時。
第三天:
- 每次播放一句話,或一段相對完整的訊息。太長的話,播放幾個訊息單位、大約三、四秒鐘即可。
- 播放完畢,自己先覆訟一遍,可以默唸,也可以朗誦出來。盡量完整,但有遺漏也沒關係,就裝腔作勢把忘記的地方帶過去。
- 默唸或朗誦完之後,立即把存在記憶中的這段話寫出來。用筆寫最好,可以加強印象,確認拼字正確;如果不習慣,用打字的也可以,無妨。若知道自己有漏掉,就先畫個橫底線。但是,想辦法用文法概念去推敲遺漏的可能是什麼字,或者用上下文、背景知識去分析遺漏的可能會是什麼字,先填進去無妨。
- 若沒有完整聽寫下來,就再播放一次,把洞補上;可以至多重複播放五次。若聽了五次之後,還是有寫不下來的字,那就代表你聽不懂,不要再掙扎了。繼續下一句。
- 重複上述步驟 1~4,直到完成今日進度。
- 檢討!拿出文章原稿,播放音檔,比對自己的聽寫,找出那些你聽寫不下來的地方,分析原因是什麼。是某種發音方式聽不出來?是某個文法概念不清楚?是某個單字不會?特別留意英文裡頭的「功能詞」,例如 be 動詞、介詞、冠詞、完成式等,以及文法上的字尾,例如複數、過去式、縮寫等等。如果自己分析不出來,就去找語言能力比自己好的人諮詢。
第四、五、六……天:重複第三天的步驟 1~6,直到完成全篇文章。一篇深度夠的文章,大概要七到十天才能聽寫完畢。
如此繁複縝密的過程,雖然非常辛苦,但絕對比空泛的「大量閱讀」來得更紮實,因為等於同一篇文章精讀了將近十次,差不多都要背起來了。聽寫練習很費工,所以即使每天只能做五句話、半小時也沒關係,重點是要持之以恆,而且不可以跳過任何一個步驟。
另外,不要以為精讀是一種「作弊」。你讀再多遍,用聽的時候,還是會聽不出來。就算你背起來而能夠作弊,聽寫練習其中一個目的(背誦)也達到了,所以不要自以為聰明而跳過精讀的步驟。
循環
聽寫練習所學到的句型與詞彙,就應該用在每天主動的口說或寫作練習中。這個循環才是完整提升語言能力的方法。
主動說寫 → 發現不足 → 有意識地尋找道地的說法→ 用精讀與聽寫加強被動能力 → 透過主動說寫來把存放在被動能力中的詞句拉到主動能力來
口譯學生每天都應該深刻地鍛鍊自己的外語,被動和主動都要涵蓋。若每週一三五能花一個小時練習聽寫,每週二四六能花半個小時口說或寫作,然後每天一大早朗讀五分鐘,閱讀十分鐘,長期下來才會累積出足夠的語言能力,也才能在課堂中理解、習得、掌握老師所講授的口譯技巧。而口譯技巧包含了視譯課裡常提到的那些語言轉換的技巧(例如:斷句、轉換、補充、壓縮等),加上即時判斷力(例如:時間差、負荷輕重、分析深淺、注意力切換的頻率與時機等等)與宏觀策略(例如:模糊化、顯化、化零為整、化整為零等等)。但這些要另外寫一篇文章討論了。
語言能力是口譯技巧的基礎。口譯要在極短的時間之內處理大量的語言資訊,所以你不可能透過「練習口譯」來加強語言能力。這種說法混淆了兩者之間的關係。但是,一旦語言能力提升了,學生就會發現自己的口譯表現進步了,因為你有一大部分的認知資源釋放出來,不僅能使用更適當的語言轉換技巧,還能更正確地判斷當下的狀況,然後調整自己的口譯策略。
既然認知能力很難進步,那好好加強語言能力吧。